银川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实力推荐
机构:考研培训机构时间:2021-11-12 11:10:17 点击:49
考研数学考什么?如何复习?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数学试卷一共分为3种:针对工科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的为数学三,难度要求依次从高到低。
对于考研数学都要考什么?又要怎么复习?这些你都了解吗?
考研数学复习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考试大纲是依据,可以通过考纲获得基本的权威信息,像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等。
历年真题在所有试题中含金量是很高的,通过对真题的分析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比如试题的难度,核心的考点等等。
考研数学的要求是什么?
从考试大纲来看,考研数学对童鞋们掌握知识程度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
从考研真题来看,考研数学的要求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基础"、"方法"和"熟练"。
"基础"、"方法"和"熟练"具体指什么?
童鞋们可以任选一套考研数学真题里的一道题,这道题可能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但将它分解之后,考点都是在考纲规定的范围内,所以考研数学是极为重视基础的。
但是仅靠打牢基础,是不能轻松应对考试的,还需要在牢固的基础上总结方法。
比如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题是令不少小伙伴们头疼的一类题,把基础内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费马引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掌握好后(定理内容能完整表述,定理本身会证),直接做真题,很可能还是没什么解题思路。
所以理解了不代表会用,应用还需要有方向,而方向可以通过对真题"归纳题型,总结方法"来获得。
以中值定理相关的证明这类题型为例,如果总结到位了,就能达到如下效果:拿到一道此类型的题目,一般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看要证的式子是含一个中值还是两个。
若是一个,再看含不含导数,若含导数,优先考虑罗尔定理,否则考虑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主要是两个定理——介值定理和零点存在定理);若待证的式子含两个中值,则考虑拉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
如何规划复习?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考研复习周期为近一年的时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基础阶段(准备-6月),强化阶段(7-8月),模拟阶段(9-10月)和冲刺阶段(11-12月)。
每个阶段都对应着大纲的要求:基础阶段——"基础"、强化阶段——"方法",模拟阶段——"熟练",冲刺阶段就是实战演练,查漏补缺。
以上就是整体的复习规划,童鞋们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专属的复习计划。
做题要做什么题呢?
多做题是熟练的有效途径,还要做真题和模拟题,而且优先选择历年的真题。千万不要偷懒。
还有,如果你要考数三,最好不要只做数三的历年真题,只要在数三的考试范围内,数一数二的真题也都可以练习。
做完测试题后备受打击怎么办?
如果测试的成绩不理想,感觉很受打击也是非常正常的,但心态一定要正,要用积极的态度是将它看成是一次完善、提升自己的机会。
现在发现自己不会,是好事,因为有很充足的时间让我们去弄懂,可以有很大幅度的提升空间。
数学是很"诚实"的学科,因为你没有思路,就真的什么都写不出来。所以扎扎实实地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基础不错该如何复习呢?
对于基础不错,有志于考高分的童鞋来说,在考研的准备和强化两个阶段的复习,可以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适当拓展难度,提升熟练度,提升准确度。
要想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只做与真题难度相当的题目是不够的。适当做点难度超过真题的模拟题,等你再面对真题的时候,可能还会感觉有些简单。
复习状态不佳该怎么办?
能量姐常说考研是场持久战,所以童鞋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考这个专业,为什么要考这个学校,对于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考虑……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就不会轻易放弃。其他的小问题就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复习全书都要看完吗?
辅导书资料书那么多,该如何取舍呢?
可以按照权威性给资料排个序,以高数资料为例:教材>复习全书>各类模拟卷。
这样可以按照资料的权威性来选择复习资料,过完教材再过复习全书。
书不在多,而在精。如果把权威性的资料用的很精,这就足够了。比如教材,包含了考纲要求的基础知识,来龙去脉写得很详细,题目中也有做题方法,所以能把教材用精的小伙伴一定很厉害。再比如,复习全书经过了时间检验,质量非常不错,那过一遍是肯定不行的,得过两遍、三遍。
另外,题目一定要自己动手做,而仅仅是看,只有亲自动笔算了,你才能真正掌握精髓。
基础差该怎么办呢?
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把基础打牢,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琢磨课后习题,弄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好。
关注考研焦点
-
了解今年考研报考趋势
-
-
考研报考政策和录取条件
-
-
考研跨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
在职考研对职业生涯有何优势
-
-
考研跨考究竟难不难
-
-
考研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哪个更难考
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公司的职称评定,将更加顺利,毕竟,只要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拥有优秀的专业能力,就有远大于普通大学生的机会来评价专业头衔,我们将来应该走得更远,研究生们聚集在一起,经过考研筛选,风起云涌,对于生活的沟通、动力、相互影响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学生走上生活岗位后,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研究生关系形成了丰富的人脉网络...
2021-2022年研究生考试信息解析
-
考研报考趋势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340万人,较2019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一年,创下*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还会增长,可见录取难度会加大。
-
在职研究生考研
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都只需要参加每年举行 的10月份全国联考,但2015年教育部已明确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全 国联考,考研难度增大,显而易见。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发展*委, 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 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又有一批人 要分一杯羹,考研难度不言而喻。
相较于那些想换专业的人来说,考研给了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事实上,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大军中,特别是在应届毕业生中,很多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了换专业,从而有一个新的开始。我国教育的应试制使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备考,我们很少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注重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我们从小就缺乏自主精神。因此,很多人在填写志愿者时不知道自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最后,他们随机填写一份。
免费体验课开班倒计时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