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知名的MPA考研机构排名
机构:考研培训机构时间:2021-11-12 10:29:18 点击:71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不同科目交叉复习
复习的时候,不要半天或一天复习同一个科目,这样容易疲劳。每天可以分为几个复习时段,在复习中做不同科目的交叉复习,这样效果会更好。
按时完成复习任务
制定详细的评审计划,严格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评审任务,可以减少或避免走马观花、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效提高评审效率。而在完成了具体的复习任务后,它会带给你更多的自信,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让自己快乐地进入下一段复习。
2022考研所面临的问题?
考研之路内外风雨交加,一战成研之路困难重重
-
考研人数不断壮大
2020年考研人数达290万人,推免生比例也在增长,名校报录比也在增大,如何一战成研,完美逆袭......
-
考研难度逐年提升
考研人数多,队伍不断壮大,难度逐年增大,报录比从2.6:1增加到3.5:1,名校竟争更是激烈,难度不断增大,且考试形式多样化。
-
备考难复习效率低
考研中的6大怪圈:目标不明确、基础薄弱、自制力太差、复习不知道如何规划、没效率、无学习氛围,样样纠缠着你,别急,太奇考研懂你的困惑。
-
三跨生难上加难
想通过考研,一次性解决名校情结、就业前景大、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城市,是考研大军中,分三之二的考生所想之问题,那么如何通过三跨,达到自己梦想呢?
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公司的职称评定,将更加顺利,毕竟,只要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拥有优秀的专业能力,就有远大于普通大学生的机会来评价专业头衔,我们将来应该走得更远,研究生们聚集在一起,经过考研筛选,风起云涌,对于生活的沟通、动力、相互影响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学生走上生活岗位后,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研究生关系形成了丰富的人脉网络...
- 01★ 是否考研 ★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目前的条件还不够满意的状况,读研是个正确的选择。研究生学历比本科好看,这个是大家都认可的。选择读研的人,读完的人,收获的东西的厚度和质感都远超那一纸学历。
- 02★ 选择学校 ★选你能力范围之内好的学校,因为一旦失败,你不损失什么,因为成功后的效益会很高。考研就是一场冒险,既然都已经尽力以赴了,就要更胆大一些。不过可能有些经验主义者,可以折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 03★ 学硕专硕 ★学硕专硕这个事情可能没有任何一方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学硕的人到研二的时候会羡慕专硕的同学,马上就能离开学校,专硕的人要用一年的时间上课,做毕设,找实习,又觉得时间太紧张,没有时间沉淀下来。
- 04★ 专业问题 ★如果考研了,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会很痛苦。如果没那么喜欢,也要选自己能力增加就能拿下的,当然都考上了,这点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实际上,在以后的就业市场,专业的影响并不大。
高校招生培养新趋势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各高校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探索力度也随之加大。针对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各高校在培养方式上有哪些实践?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优势?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招生办负责人。
贯通培养力度加大
本-硕-博贯通式招生培养是衔接本科教育阶段,贯通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的学术型人才招生培养模式。各高校对其招生和培养方案的探索已久。总的来看,目前高校本-硕-博贯通招生培养的方案主要有本硕贯通,本博贯通、硕博贯通等。而各高校在贯通培养方面,推广试点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学校以本研贯通培养理念为指导,制定了2022版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构建本研贯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拓展课统排通选。
“学校率先在传统优势学科实施本硕贯通人才培养*。通过统筹实施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六年一贯制培养,入选学生在第三年、第四年同时完成本科大三、大四学年和硕士生第一学年的学业要求。”该负责人说。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叶康涛介绍,在本-硕-博贯通招生培养上,人大一方面着力探索“硕博直通”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2+3”(2年课程学习+3年学术训练和论文工作)的培养环节设计,打通过去相对*的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过程和方案设计,对有学术兴趣、学术潜力和学术理想的研究生贯通其课程和学术培养方案。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本科直博”人才培养模式,从优秀本科生中选拔有志于学术的优秀生源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训练。
“我们这些试点的实行,均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术意愿,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对研究生的学术意愿加以适当引导。截至年,学校已在10个学院推广试点‘硕博直通’研究生培养模式,17个学院开展‘本科直博’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叶康涛说。
贯通培养有效提升培养效率
以往,学生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个阶段教育,通常需要10至1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打通本-硕-博3个培养阶段,统筹安排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对人才培养内容进一步整合优化,避免了本-硕-博3个阶段部分培养环节的重复,减少了学生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这个过渡过程中因毕业、找工作、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花费的大量时间,从而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对此,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打通本-硕-博培养阶段,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在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的过程中,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对本-硕-博3个阶段培养课程的整合。培养课程的整合让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3个阶段的课程设置更具层次。在过往的培养过程中,很多学生本科阶段的一些课程并没有拉开层次,导致他们在博士阶段又要重新学习一遍这些课程。而在本-硕-博贯通培养方案探索过程中,我们通过加强课程衔接,推进学分互认转换,完善弹性学制等,让培养过程不断得到优化和整合,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效率,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该负责人说。
强基计划:贯通培养新亮点
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强基计划应运而生。强基计划作为高校基础学科招生*的特殊探索,各高校在培养方案上也积极探索强基计划与本-硕-博贯通培养之间的特色。
在探索复合型、国际化育人新模式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将对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教育模式,学生达到培养标准即可获得保研资格。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既可以选择继续在原学科深造,也可以选择进入*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相关学科交叉培养。北京理工大学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同样明确提出,针对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学科交叉培养。此外,学校还为强基计划学生开辟多样化国际交流通道,进行国际联合培养,并建立各类奖学金等激励机制。
在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就提出本硕博衔接“3+5”培养模式,以强基计划为载体,实施学分制、导师制。上海交通大学年强基计划招生新增“4+4”培养模式,通过打造“4+4”或“4+5(含海外)”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鼓励优秀本科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4+4”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为年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新增模式。该培养模式科教融合,注重科研训练,鼓励*重点实验室等前沿研究中心为本科生提供科研平台。
在分流机制方面,北京理工大学今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明确本-硕-博衔接培养,本科期间实施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分流补入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负责人介绍,学校今年强基计划本硕博衔接“3+5”培养模式中,将实施动态进出机制。“学校将对强基计划学生实行动态考核。在本科阶段,我们会在一年级末、二年级末安排综合测评学业考核,三年级末安排推免测评、综合考核,四年级末安排论文开题,五年级末安排博士生资格考核,六年级内安排中期考核,八年级初安排论文进展考核。本科阶段考核不通过的学生将分流至其他专业继续完成本科培养,研究生阶段考核不通过的学生将转入硕士培养模式。”该负责人说。
免费体验课开班倒计时
稍后会有专业老师给您回电,请保持电话畅通